迟福林: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是人口城镇化核心

2013年04月27日15:3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海口4月27日电 (记者 王子谦)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27日在海口表示,中国现有规模城镇化发展难以为继,人口城镇化转变是发展最大潜力,核心在于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迟福林在第77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暨亚洲转型国家经济政策对话开幕式做主旨演讲,分析未来5~10年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重大机遇,要通过推动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型,有效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争取到2020年基本形成人口城镇化的新格局。

  他分析,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最大潜力,释放主要在于人口城镇化,在于人口集聚效应带来的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他用两组数据支持论点。

  一是人口城镇化有倍增空间。如能打破政策与体制掣肘,未来8年人口城镇化率有望从35%提高到52%左右,2030年有望进一步提高到65%~70%的峰值。

  二是人口城镇化拉动内需的潜力巨大。到2020年人口城镇化进程将带来百万亿级别内需规模,成为7%~8%中速增长的重要支撑,过程中的消费需求还能够帯来巨大投资需求。

  “把人口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出发点、落脚点。”迟福林说,中国要坚持以人口城镇化带动工业化的转型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以人口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要以人口城镇化带动中等收入群体的持续增加。

  迟福林指出,城镇化要实现包容性增长,“重头戏”是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他分析,目前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到达临界点:一方面农民工在城镇居住呈长期化趋势,有很强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农民工长期融不进城市社会,累积大量社会矛盾和风险,时间空间约束明显增强。

  他建议应尽快出台农民工市民化的国家规划,到2020年总体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初步形成人口城镇化的格局。通过农民工“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等方式解决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工在城镇安家,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迟福林说,城镇化进程中的许多问题大都与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相关。政府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推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通过改变政府增长主义倾向,充分、持续释放人口城镇化的“最大潜力”。

(原标题:迟福林: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是人口城镇化核心)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中方回应美就新疆恐怖事件表态:无同情心
  • 体育NBA-威少将接受手术 保时捷赛李娜进4强
  • 娱乐熊黛林墨镜亮相严斥七年前订婚报道(图)
  • 财经人社部:将稳慎研究延迟退休决策
  • 科技周鸿祎:3Q大战判决存地方保护将上诉
  • 博客温瑞安:那天不过放了个遗臭万年的屁
  • 读书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国殇
  • 教育留学生贿赂教授获刑 境外不认国内潜规则
  • 育儿英国性侵儿童逃犯曾在京当外教(图)